|
注:各车企的统计收入已经将子品牌或公司的收入合并,例如大众集团合并了奥迪、保时捷等子公司的收入。
近日,汇睿咨询汇总更新了对于全球车企在2024财年营业收入的排名,相较于销量和市值排名,此份收入榜单可谓亮点十足。
2024财年全球Top10车企收入全部超过7,000亿元人民币市场,总收入约为13.5万亿人民币。Top5仍为传统巨头,依次是大众集团,丰田汽车,通用汽车,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。
尽管在营业收入层面上,特斯拉和传统巨头在营收体量上仍有差距,且被比亚迪反超,排名第11。但是论市值而言,特斯拉在市值上稳居全球第一。
依靠强劲的新能源汽车销量(2024年销量近302万辆),比亚迪的收入增速大幅领先传统车企,其营收规模(7,771亿元)也超过了特斯拉(7,032亿元)。依赖混动与纯电技术双轮驱动,以及海外布局(特别是东盟、欧洲),短期内领先优势可持续。
小米汽车初出茅庐即以3,659亿元位列全球第19位,超过了日产、起亚、铃木等老牌企业的收入表现。其中理想汽车作为新势力车企销量头把交椅,在此份排名中位列第27位(1,445亿元),保持强劲增长。蔚来汽车、小鹏汽车、零跑汽车等虽然收入规模较小(300-700亿元区间),但已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速。
2025年1月,奇瑞官方公布的“成绩单”中提到,2024年全年收入冲到4800亿元,与北汽集团并列。如果按此计算,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收入直接冲到近3000亿元,是前三个季度累计收入的1.6倍。
上汽等传统车企相较往日地位均有下滑,虽然正在提速新能源转型,不仅要面临守住现有规模的压力,还需要在新能源、智能驾驶领域建立第二增长曲线。
而比亚迪有望巩固全球Top10地位,依赖混动与纯电技术双轮驱动,以及海外布局(特别是东盟、欧洲),短期内领先优势仍将持续。
与此同时,理想、小鹏、零跑等预计有望在2025-2026年全面进入盈利区间,收入规模也会进一步逼近或超过2,000亿-3,000亿元。除理想汽车外,多数企业将2025年设定为盈利“达标年”,而蔚来的处境依然特殊:尚未实现盈利,又没能在2024年交出好消息,前景依然不明朗。
中国车企国际化是未来主旋律。收入增长更多将来自海外市场(东南亚、中东、欧洲、拉美),本土市场天花板已逐步显现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 |